圣诞前夕,同学从欧洲回来,小聚一番,席间聊起一个细节,前几天他在某酒店乘坐电梯,进来一个打扮时尚的女性,电梯仅两个人,同学跟对方微笑说了声你好。本来这很习以为常的问候,对方却一脸错愕,一副不屑的表情反问,我们认识吗?
确实一脸尴尬,原以为在这个时代,我们早已习惯微笑、问候这样的简单人际关系。也一厢情愿的以为哪怕与陌生人接触,一句友善的问候,或点头微笑,这已是现代文明的基础部分。
但事实上却不尽然,现实与想象存在不小差距。
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上周末我在东街口的一家小店里午餐,外面寒风凛冽,小店的玻璃门推开了,进来五个人,两个老外三个中国人。围成一桌就坐我旁边,对方刚入座,就用生疏的中文友好的跟我问候,说今天真冷啊,我礼貌性的致以微笑,回了一句你中文说的很好,对方很谦逊的态度,说来自新西兰,走了这么多国家,中文特别难学。
我笑起来了,那一顿简餐,与这个陌生国度的帅气小伙子断断续续的聊了几句,他们吃完有事很快就走了,临走还跟我打了招呼,说你的衣服很有质感,我忍俊不禁,他们一起的都开心的笑了。我仓促回了句,谢谢你的夸奖!

静寂的午后用餐,多了这个温暖的插曲,即便冬日里寒风刺骨,仍心生慰藉。欣慰之余也不免感叹相互问候不知从何时开始,变得那么遥远,仿佛有种物依稀为贵的错觉,尤其是素不相识的人,简直奢侈。但我们的生活从来不乏邻座,如餐桌,公车,候车室等,但大多是那些目不斜视的邻座,我们在狭小的空间相遇,却示以冷漠,默不作声,甚至相互提防,让对方感受我们一本正经的伪装和冷酷。
张爱玲笔下关于相逢的深情描述,于千万年之中,时间无涯的荒野里,没有早一步,也没有晚一步,刚巧赶上了。结果这万千之中的相遇,却被我们用刻意冷峻的眼神给打回原形了。
世界上最远的距离,不是生与死的距离,而是我站在你面前,你却一个微笑都不给!

这回领导说起一个标题,让我写一篇关于企业文化---从微笑和问候开始的文章,瞬间我觉得这题目太大了,不好下手。但回过神来细思,微笑和问候,这正是人性最基本、最善意的真情流露,也是文明社会的基石。文化依附于文明之上,万变不离其宗,信手拈来做企业文化的开端,甚好。另一方面,微笑和问候是最有效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投入,试想如果这些都不愿意做,还奢谈什么企业文化?
爱默生说,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。企业文化也无非如此,脱离不了美的框架。但“企业文化”这词汇对大多数人而言,天生显得抽象,如果你去翻百度,一堆近乎之乎者也的专业术语估计更难懂。其实通俗的理解,若我们的价值观念,行为准则,产品标准都朝着具有美感的方向前行的时候,企业文化属性的那一部分就开始萌生了。在此基础上假以时日,形成最大公约数,员工或者产品都可折射出企业的影子,沉淀下来,自然而然就把习惯和习俗升华成文化了。
企业文化是纽带,把我们内部的所有环节都联结贯穿在一起,涵盖的范围很广。久而久之,约定俗成的东西就形成特有的风格固定下来了。今天我们看到谷歌、华为、BAT这些世界级的公司,首先他们绝对不是蛮干的土包子,他们的血液里流动着强大的文化基因,现在很多人学习谷歌的模式,探讨华为的狼性,研究苹果的创新,但这些大多是表面工作,真正的文化因素,是很难被模仿的。因为这些企业本身就是个文化大熔炉,不仅制造有文化元素的产品,还锻造有文化属性的职员。他们生产的产品注入文化基因,高企的溢价能力和附加值就出来了。就像星巴克的咖啡,香奈儿的香水,他没法告诉你成本,太低了,难以置信。但就是卖这个价格,因为他是星巴克,香奈儿。

文化改变面貌,企业文化改变企业面貌。所以,如果有一天,新员工进来,到了我们的企业,首先扑面而来的是这个企业浓厚的文化气息,我们的职员有共同的认知体系,共同的理念追求。抑或,顾客进来觉得兰天是个有传承的企业,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着兰天独有的气质,甚至看到LOGO就想起这边的服务,我们品牌中的文化意涵就突显出来了。
翻开历史,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、恒河文明流传下来的东西大多烟消云散了,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化联结,有承上没启下,曾经多少的灿烂和辉煌都大江东去了,剩下个传说。企业也如此,现在很多企业都注重生存年份,有存在感还不行,还要刷年代感,不仅要体现足够的运作经验,还要注入绵长的文化传承,这样出来的产品才显得有历史厚重感,有产品思考力,意味深长。

企业文化是企业骨子里的东西,是产品、服务的灵魂。尽管本酒店已有十余年的历史,但文化构建板块起步较晚,至今我们没建成系统的文化符号。之前我们做了不少的板报,宣传栏,也举办了一些主题培训,组织了不少集体活动等,但都零零散散,基本随机抽签,想到就办,没在一个主旨框架内推进。服务板块也缺乏文化融入,这方面少有系统的学习和周期性的培训,也无统一的指导标准和一脉相承的制度纲目,难免断层。好在我们意识到这方面,但也只能先从基础做起,从员工微笑和问候开始,脚踏实地,稳打稳扎的推进,让我们每个员工都意识到,从内心真诚发出,用我们最本能的微笑和问候,无论是对客人,对同事,对上司,让我们用心的去付出,固定成一个模式,一个标准,最后培育成一道风景线。
目前只是初始阶段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需要经历企业文化的起始塑造,深化培训,展示延伸,以及形成具体的感染力和可阅读性,任重道远。但毕竟开始了,期望若干时日之后,微笑和问候在兰天酒店内随处可见,蔚然成风!

图/文 陈孝斌